sl4273519ok

经典之作


远近空间:

MAHA:

活着,彰显“气节”


【1】


气聚,则人生。
气散,则人亡。

人活,一口气。
人伦,争口气。

气,在本质上是一个哲学概念。
------ “气”散见在先秦著作里,随处可寻。
如《庄子》有“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再如《孟子》有“气,体之充也”。
另如《荀子》有“治气养生”。
或如《黄帝阴符经》里也有“离之制在气”。
------ 这些都是【中医】“气”理论的重要依据。

传统中医认为:人由气生,大到整个宇宙,小到人体的一个器官,实质上都是由无形的气凝聚而成的有形的事物。
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清阳和浊阴是气的两种形式,那么阴阳二气不仅能产生天地,还能产生万物,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人】。

人体不仅因气而生,而且也因气而长。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运动场,促成这种运动的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气】。
------ 举个例子,风是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但怎么来判断它的存在呢?通过树枝的摇曳,通过水的波纹,也就是说通过风自身的流动来证明它的存在。

人体内的气也是同样的道理。
【气的功能】需要通过气的运动来实现,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气机】,主要包括升、降、出、入四种。
------ 这四种运动在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内进行,进而促进了人体内部的循环。

简单来说,气对人体内部循环的促进作用有这么几种:

(1) 推动作用。
包括对人体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推动】,也包括对脏腑工作的推动。
比如我们说肝有肝的气,肺有肺的气,肾有肾的气,这就是说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津液等的生理功能活动,都必须在气的推动下进行。
------ 如果气虚,推动力就小,脏腑功能就弱了,会出现如消化不良、胸闷等症状。

(2) 温煦作用。
这一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调节人体体温】,辅助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
------ 我们可能有这种感觉,久坐不运动,就会感觉手脚冰凉;如果长时间不舒展肢体,就会觉得腰部很凉,这在根本上就是因为“气行不畅所致”的。

(3) 防御作用。
有些人容易生病,或者易被细菌感染,而有的人即便遇到再强烈的流行性感冒也能安然无恙,区别就在于【抵抗力】的大小。
------ 而决定一个人抵抗力的关键,就是【气的充足】与否。
一个人气足,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抵抗外邪的护身符,身体本身抵抗能力较强,病邪自然就不能奈何他了。

(4) 固摄作用。
这是指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
我们知道人体内包含着诸多大大小小的器官,这些器官虽然繁杂却有着自己固定的位置和功能,而这种井然有序就全靠气来维持。
------ 同时,汗液、尿液等的排泄也有一定的规律,如果不是气来掌管和统摄,它们会随意地被排出体外,打乱人体正常的代谢。
比如盗汗就是气虚的表现。

此外,气对人体的“最突出贡献”还表现在它对血的种种作用。这是最核心的功能。女性必须注意!
------ 【气为阳】,【血为阴】,两者关系密切,中医自古就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

总之,气是维持体内循环的发动机,有了【气】的存在,身体内的各个零件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转,身体这个大机器才能保持健康。

所以,爱自己,爱健康,就要从认识“气机”开始!


【2】


气血,作为人体的能量,作为脏器的“饭”,是可以预储的。

先天和儿童时期,人都储存了大量的气血能量,相当于在健康银行的一大笔存款,可是等我们长大了,有些人不注意继续存储,反而肆意挥霍,愚昧透支。

以前的“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说的就是这个,仗着年轻少壮,拿青春赌明天,体力大量消耗、应付恶劣环境、长期睡眠不足、深度忧思或暴怒……都会大量【透支气血】。
------ 透支之后,当时可能显现不出来,一旦人到中年,稍微上点年纪,后果就出现了,要不早衰的人怎么这么多呢?

所以,我们要注意在气血银行里“存款”,在气血上“存款”,比在银行里存款重要多了,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气血则是生命的基本存款】。


【3】


【气血】运行于全身,无处不到。
肛门、直肠部亦是依赖于气血的不断运动从而得到精微物质。
------ 一旦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则冲突为痔。

书中记载,自从人类直立行走以来,【痔病】就似乎和我们形影不离。
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关于痔的记载。
特别是在生活紧张的今天,痔病的发病率更惊人。
------ 据我国普查的资料,将近60%的成人患有肛肠疾病,其中88%为痔,颇近似民间十人九痔的说法。

【痔疮】的主要表现有:初起疼痛剧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肛门瘙痒,便血,下坠或异物感等,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据说,伟大的拿破仑就是败在痔疮的手下。

拿破仑不仅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而且拥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想象力、不屈不挠的精神、超凡的智慧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
可是,在滑铁卢战场上,这一切都灰飞烟灭。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无论是兵力、士气还是武器装备,拿破仑所统帅的法兰西军队都远远超过了英普联军,拿破仑自己也认为:“胜利是属于我的。”可是,他却败得一塌糊涂。这是为什么呢?

面对不可思议的滑铁卢之战,从历史学家到军事学家,都在不断地寻找着各种内在缘由,解析着各种失败的所谓真相。
然而,除了专家们引述的各种理由之外,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没被提起,那就是他的痔疮发作。

据可靠史料记载,由于连年征战,拿破仑可谓身心疲惫,并且患上了日益严重的痔疮和膀胱炎。
滑铁卢之战的前一天,正逢暴雨如注,年近五十的拿破仑面临决战,不得不连续骑马奔波于泥泞之中,终于导致痔疮复发以致肛裂。
所以,第二天决战之时,这位伟大的战略家再也无法看战况和部队,更无法亲自带领士兵冲锋陷阵。
痔疮,就这样无情而又牢牢地控制了拿破仑,使他力不从心,也使法军失去了一个个反攻的大好时机,从而彻底埋葬了拿破仑天才般的军事指挥才能。

痔病【病因】早在《内经》就有“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之说,筋和脉分属于不同的脏腑,功能各异,痔核病变的实质为筋脉的病变,是整体的局部表现。

《外科正宗》说:“浊所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
------ 上述这些记载都说明了痔疮的发生是【气血运行不畅】,结聚淤积于肛门所致。

即使站在西医学的立场上,痔疮的成因中也可见气血的影子。
西医学认为痔核是直肠下端和肛缘的静脉丛内血管曲张扩大形成的柔软肿块,肛门直肠位于人体躯干之下,直肠静脉无瓣膜,静脉向上回流比较困难,痔静脉向上在不同的高度穿过直肠肌层,因受粪便的压迫和腹压的影响,使血液淤积静脉扩张而产生痔核。

现代血液学认为瘀血是物质性的,由于形成痔病血瘀的途径和病因不同,其类型可分为有形之瘀和无形之瘀。这些无不与中医气血有关。
------ 共同之处,皆认为痔核是血液淤滞、循环障碍所致。由于血液淤阻,肛门直肠部位常得不到血液营养,则必然产生血虚,反之血虚运行无力又可导致血瘀,和虚互为因果。由于血虚不能固脱,气虚下陷致内痔脱出嵌顿而肿胀疼痛。

既然如此,【活血化瘀】才是治疗痔疮的根本出路。
但瘀血的症候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风热燥湿四者兼受,导致瘀血浊气积于肛肠。
------ 《卫生宝鉴》说:“大肠成块者,湿也。作大痛者,风也。大便燥结者,至病兼受火邪者。当去此四者。”风热燥湿是导致瘀血浊气积于大肠的根源。

所以在药味的选择上审症求因,针对病因组成活血化瘀方剂进行综合治疗。


【4】


气血养生经

书中谈到:【绝对素食主义不利于健康】,因为仅靠蔬菜和水果是无法维持气血来源的。

时下出现很多“饮食新理念”,其中之一就包括不吃主食,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原则。
有两类人群持这种观点:第一类,想减肥的人;第二类,某些宗教人士。
------ 临床中发现,很多减肥的女性为了控制热量摄入,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久而久之,【面有菜色】,要么【焦黄晦暗】,要么脸色苍白;精神体力衰弱,大便稀溏,疲乏无力,造成月经量少甚至绝经。

附录:【常用补气食物】

1.粳米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2.籼米

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作用:补脾胃,养五脏。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3.糯米

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来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黏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4.扁豆

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5.豇豆

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6.马铃薯

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7.红薯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8.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9.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10.鸡肉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11.兔肉

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12.猪肚

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治疗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13.牛肚

味甘、性温。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14.羊肚

味甘、性温。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15.牛肉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16.鳜鱼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17.泥鳅

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18.香菇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毒透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19.蜂蜜

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燥便秘,近代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20.莲子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又名藕实、莲实、莲蓬子。补益心气,健脾止泻,补肾固精。主治脾虚,便溏,痢疾,食欲不振;或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心悸,五心烦热;或肾虚失摄,精关不固,遗精,滑泄,带下量多,尿频,遗尿,尿失禁等症。

21.芡实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子。又名卵菱、鸡头米、鸡头果、鸡嘴莲、水鸡头等。生于池沼湖泊中。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碎末及皮壳者为佳。固肾涩精,补脾止泻。主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失禁,大便泄泻等症。

22.菱角

菱角,为菱科植物菱的果肉。又名芰实、水栗、沙角、水菱等。生食: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熟食:益气健脾,解酒毒。主治脾胃气虚,大便稀溏,或久泻久痢、易倦乏力等。



【常用补血食物】

1.黑豆

我国古时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多数书上会介绍黑豆可以让人头发变黑,其实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随各人喜好,如果是在产后,建议用黑豆煮乌骨鸡。

2.大麦

大麦为五谷之长,有补虚弱、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滑肌肤等养生保健功效,久服益人,可使头发乌泽、容光焕发。

3.芝麻

芝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古有胡麻、油麻、脂麻之称;其颜色有黑、白两种,性质基本相同,药用多取用黑芝麻。黑芝麻性味甘平,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养血生津等功效。

4.南瓜

被清代名医陈修园赞誉为“补血之妙品”的南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必需氨基酸、钙、锌、铁、钴、磷等等,其中,钴是构成维生素B12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帮助血液中的红细胞正常运作;锌则会直接影响成熟红细胞的功能;铁元素则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

5.红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6.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维生素C,同时又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不过许多人不爱吃胡萝卜,可把胡萝卜榨汁,加入蜂蜜当饮料喝。

7.面筋

这是种民间食品。一般的素食馆、卤味摊都有供应,面筋的铁元素含量相当丰富。而补血必须先补铁。

8.菠菜

这是最常见的蔬菜。也是有名的补血食物,菠菜内含有丰富的铁、胡萝卜素,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9.龙眼肉

龙眼肉就是桂圆肉,任何一家超市都有售。龙眼肉除了含丰富的铁外,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10.萝卜干

萝卜干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却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它的铁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11.发菜

发菜的颜色很黑,不好看,但发菜内所含的铁较高,用发菜煮汤做菜,可以补血。

12.葡萄

葡萄含有丰富的钙、磷和铁,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老年人、妇女、体弱贫血者和过度疲劳者的滋补佳品;怀孕的妇女也建议可以多多食用,不但对胎儿营养有益,也能使孕妇面色红润、血脉畅通。

13.甘蔗

冬季水果中,相当受到人们喜爱的甘蔗含有多种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钙、磷、锰等等,其中以铁的含量最高,每千克可以高达9毫克,位居水果之冠,因而有了补血果之称。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甘蔗性寒,脾胃虚寒者应少食用。

14.桑椹

桑椹为桑科植物桑的果实,古称桑实、乌椹、桑果。桑椹有乌、白两种,以黑紫色者入药为佳。桑椹性味甘寒,入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之功效。

15.黑木耳

黑木耳性味甘平,具有补益气血、润肺补脑、健身强志及和血养容等功能,适用于崩中漏下、痔疮出血、高血压、脑血管硬化及便秘等症。

16.红糖

红糖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茎之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又称黑砂糖、赤糖、紫砂糖。红糖味甘,性温,入肝、脾、胃经,具有养血活血、补中暖胃的功效。

17.鸡蛋

鸡蛋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食品。中医学家认为,蛋黄与蛋白虽同在一壳之中,但药用价值却不尽相同。鸡蛋黄味甘、性平、入心肾经,具有滋阴养血,润燥息风之功;鸡蛋白味甘,性凉,具有润肺利咽、清热解毒之效。就补血益阴而言,鸡蛋黄远胜于鸡蛋白。鸡蛋黄滋阴养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心烦不得眠、虚劳吐血、胎漏下血、心悸怔忡及盗汗等症。这是中医学几千年的经验。

18.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系指一般日常食用的猪肝、羊肝、牛肝、兔肝及鸡肝而言。
因这些动物肝脏的功效大致相仿,故统而述之。动物肝脏营养丰富,一般含有糖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12、钙、磷及铁等成分。它可以改善人体造血系统,促进产生红细胞、血色素,制造血红蛋白等。

因此,肝为强壮补血之佳品。各种肝脏功效大同小异。猪肝味甘苦,性温,具有补肝、养血及明目之功,适用于血虚萎黄、夜盲、浮肿及脚气诸症;羊肝味甘苦,性凉,具有养血、补肝及明目之效,适用于肝热上扰所致的目暗昏花、雀目、障翳及血虚致痨等症。

总之,动物肝脏无论性质寒或热,均有养血、补肝及明目功效,堪称补血益肝之佳品。

19.乌骨鸡肉

乌鸡肉味甘,性平,具有补血益阴,退热除烦功效。乌鸡与一般家鸡不同,家鸡雄者补阴,雌者补血,而乌鸡补血功效较雌鸡更为突出,重在补血益阴,故适用于虚劳骨蒸、羸弱盗汗、身倦食少、消渴咽干、五心烦热及肌肉消瘦等阴亏血少、内热郁生之症。

乌鸡入血调经,为妇科良药,专治妇女虚劳所致的月经不调、腰膝酸软、崩中漏下、赤白带下及各种由虚亏内伤引起的妇产科疾病。

正如《本草经疏》所说:“乌骨鸡补血益阴,则虚劳羸弱可除,阴回热去,则津液自生,渴自止矣,阴平阳秘,表里固密,邪恶之气不得入,心腹和而痛自止,益阴,则冲、任、带三脉俱旺,故能除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疾也。”可见乌鸡为补血益阴之上品。


总之,这是一本适合现代人的好书。
值得一生典藏。



评论

热度(65)